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一杯咖啡温暖一座城 —— 于无声处萃取“甘苦人生”
时间:2024-03-09 16:13 点击次数:67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时值惊蛰,春寒料峭。记者走进位于南京江心洲的一家无声咖啡店,氤氲的咖啡香和明朗的店堂内饰给人带来阵阵暖意。

  娟娟正在冲调一杯拿铁,瞥见操作台亮起一盏灯,是第五盏,她抬头向5号桌看去——有客人招手。拿着菜单,来到桌前,娟娟大方地打手语表示“你好”,等待客人点单,随后制作咖啡。

  娟娟是KAN咖啡店主理人吴丹聘用的无声咖啡师。除了江心洲,凤凰西街也有一间无声咖啡店,吴丹还打算今年将无声咖啡连锁店开进人流量更大的景区。希望不论是本地人还是游客,都能因为一杯咖啡记住我们,记住南京这座有温度的城市。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听障女孩来到吴丹的咖啡店应聘,此前没怎么接触听障人士的吴丹决定试一试。这一试,试出了一种经营模式。因为有了无声咖啡师,店里很多设施用品进行了改造,就连餐巾纸上都印上了手语手势,表达“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的相互照亮”。

  娟娟的到来,给小店增添了新生力量。在江心洲店,晨跑的居民会拐进来,点一杯咖啡;遛狗的朋友会在店外辟出一片聚会地;一些游客也会特地找来打个卡……娟娟和记者用微信交流着工作中的见闻。

  只要店门一开,娟娟的眼神就会更加灵动机敏,她努力读取每一位顾客的表情。这位来自甘肃的姑娘,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后,在服装厂打过工,在披萨店、奶茶店做过服务生,成为一名咖啡师是她的梦想职业,她还渴望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小咖啡店。

  随着经验不断积累,娟娟也开始“带徒弟”。咖啡店里举办免费公益培训,她把自己学到的打泡、拉花、控制温度等小技巧教给别人,在这个过程中也变得更加自信。“比起同情和怜悯,我们更希望得到的是融合,是视若平常,是平视和尊重。”她告诉记者。

  吴丹坦言,聘用残障人士,隐性成本较高,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和沟通,比如开会时,稍复杂些的交流还需借助软件,“所以不仅他们需要培训,我们也需要学习手语,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合、更长地牵手同行。”吴丹常常回忆起那次美好的遇见,也庆幸能与“无声咖啡”牵手。

  机器研磨时的“嗡嗡”声,客人小声交谈声,杯盘轻微碰撞声,凸显无声咖啡店独特的静谧气息,让人感觉放松和惬意,生活节奏仿佛自然而然地慢了下来。

  在凤凰西街无声咖啡店,有位老顾客常常带着女儿前来喝咖啡。有一次这位客人带女儿到店里小憩,发现新来的咖啡师跟自己打手语,一时有点不知所措。吴丹看到这一幕,便上前和咖啡师一起教小女孩学手语,有了互动,隔阂很快消除。

  后来,这位顾客还邀请吴丹和无声咖啡师一起走进自己女儿的校园,到班级为孩子们开展融合教育、上咖啡研学课和手语课。每每想起这些经历,吴丹创业的信心就会更坚定。

  “做了好事,还能另辟蹊径经营小店,何乐而不为?”吴丹说,刚开始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消费场景。“从忐忑到坦然、到自信,是发生在我们和顾客之间的最大变化。顾客推开这扇门,见到无声咖啡师,照常点单消费,这就是一种认可。安静点单、安静消费,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手语互动,就是和谐的交流。”

  无声咖啡师只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制作咖啡的技艺并不输于常人。一样的技艺,不一样的服务;一样的沟通,不一样的方式。“希望人们遇到残障人士时,不再投以异样的目光,也希望我们的‘一样对待’、同工同酬,能抹去因为肌体障碍带来的‘不一样’。”吴丹说。

  开年后,吴丹比去年更忙碌,一次次洽谈、磨合、合作,让她体会到未来有无限可能。常到店里喝咖啡的一位年轻人王加红,正在为自己公司的一个项目物色合适的咖啡店作为接待客户的场所,同时向周边居民开放。她和吴丹一拍即合,于是“无声咖啡”有了新的合作伙伴,并落地江心洲的一个地产项目。商业和公益深度融合,也为南京这个“博爱之都”新增爱的注脚。

  “有人说公益向左、商业向右,做公益就不要谈挣钱……我不太赞同。如果商业和公益能够融合,进而促进残健共融,帮助残障人士就业,相信会有更多人喜闻乐见。”王加红说,当下社会包容度越来越大,残障人士的就业路径越来越多。

  由于先天条件限制,一些看似简单的工序,残障人士要学会并做到熟练程度,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和精力。拿咖啡师培训来说,不仅商业培训价格高,且教授内容与特殊群体极不匹配。记者了解到,市场上的咖啡师课程时间一般只有3到5天,价格从数千元到万元不等,课程进度太快也不适合残障人士。如何做好这类特殊培训,促进残健融合,帮助残疾人跨越障碍?

  去年底,吴丹的咖啡工作室和一家基金会合作举办了一期无声咖啡师培训班,免费培训了一批听障青年。

  “刚入口感觉苦苦的,但轻轻一抿,让它在舌尖上停留一会儿,就能发现有一种特别的味道。”25岁听障女孩若楠回忆第一次喝到咖啡时的感觉——微苦、回甘。她喜欢这种味道,她相信,生活也是如此,峰回路转、先苦后甜。大学毕业后,她做了一年多的平面设计工作,因为与人沟通困难而离职。之后,她做过兼职面包师、摆过地摊卖冰粉。

  看到咖啡师培训招募信息,渴望拥有一技之长的若楠心动了,鼓起勇气报名一试。让她惊喜的是,“课程系统、专业,全程有听障老师帮助,细节沟通得很明白,而且有专门适配我们的小技巧。”像奶泡打发环节,需要靠“听”蒸汽声来判断发泡程度,培训中把这个步骤转化成靠“看”和“摸”,让听障学员更好理解、更易操作。而像“徒手试温”就有不小的难度,曾难倒不少学员。“刚开始我总是分不清温度高低,觉得手摸不同温度没什么区别……”学员雨虹说起自己刚学习时的“狼狈”情形,还有点不好意思。

  技能提升、礼仪文化、社会融合……听障青年得到了一次沉浸式、量身打造的培训,用时半个月即实现提升飞跃,从咖啡制作“零基础”,到萃取、打泡、拉花,都显得游刃有余。

  “对,就像这样,一步步来,不着急……”王梦君手把手地教学生使用电子秤、区分咖啡种类。

  “授人以渔”,南京市鼓楼区特殊教育学校里,也诞生了一个咖啡培训实训室。这里装修得和街角咖啡店一模一样,桌椅、机器、物料等一应俱全。“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些孩子要克服自身困难、适应市场选择,找到一份工作乃至创业,对他们来说太难了!”该校校长赵艳霞说。

  循着“无声咖啡”在各地生根开花的思路,鼓楼区特校也迈出创新步伐——增设咖啡制作课程。开课首先得有老师,90后教师王梦君有11年的特教教龄,她自己先去考了国际咖啡师资格证,并不断揣摩教学方法。“目前特校教学主要面向有智力障碍和精神障碍的学生,考虑到交流十分困难,我初步摸索出‘肌肉记忆法’这一可行方式。”

  可喜的是,特校开设咖啡制作课程半年多,通过反复练习,一部分学生已能独立完成一杯咖啡的制作。“我们和一家酒店开展咖啡课堂融合活动,为辖区残障人士开办了两期咖啡技能培训。上学期期末,职业班三年级的涛涛找到了一家咖啡店实习。”赵艳霞告诉记者。

  “更加包容、链接资源、持续帮助、调整政策……这几年,对残疾人的就业帮扶一直没有停步。”南京市残联就业管理中心主任褚建告诉记者,鼓楼区特校职业班开设的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已有50多名毕业生就业,客房和餐饮课程已非常成熟。在鼓楼区政府食堂,9名该校毕业生被吸纳就业;毕业于该校的小杨,已成长为一家星级酒店的“小主管”。

  在残联的牵头和帮助下,鼓楼区特校的咖啡培训实训室逐步走上正轨。赵艳霞的计划是,真实运营一间社区咖啡馆,让学生在真正的岗位上得到锻炼,也可以让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运营,给学生更多融入社会的机会。

  “说实话,我的两家咖啡店,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声咖啡店。”吴丹坦言,路还很长,一个标准化的“公益+商业”无声咖啡店模型正在酝酿中,从无障碍装修、咖啡师培训,到服务流程,都需要再打磨、再细化,“不过没关系,抵达不是目的,出发才是!”

  不和顾客言语沟通,也能把东西卖出去?答案有时是肯定的。一杯精心制作的咖啡,就是最热情的一声“欢迎”,沟通往往从心而发。

  生命给出的“命题”不一样,答案也各不相同。障碍可以变为前行的动力,路途上的坑坑洼洼,会激发一些人更努力地跨越和奔跑,生命轨迹因而千变万化。

  无声咖啡店或许是新生事物,但其中的精神内核并不新鲜。人与人之间需要互助扶持,这种精神内核,可能“藏”在街角不起眼的一间小店里、某个创新“实训室”里,也可能跃动在你我的一次邂逅中。一杯温暖的咖啡,让我们听见了坚持、看见了梦想、触碰到了远方。

  娟娟和吴丹的相遇、小女孩妈妈和无声咖啡师的相遇、公益与商业的相遇……这样的美好还在延续。“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的相互照亮”。坚持梦想,努力抵达更好的彼岸,许许多多精彩的个体,正在温暖的城市融合中勾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

  时值惊蛰,春寒料峭。记者走进位于南京江心洲的一家无声咖啡店,氤氲的咖啡香和明朗的店堂内饰给人带来阵阵暖意。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门徒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