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第六节 萃取法
时间:2024-02-16 19:39 点击次数:57

  抗生素在不同的pH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化学状态,其分配系数 亦有差别,若适度改变pH,可将抗生素自水相转入有机相,或从有机 相再转入水相,这样反复萃取,可以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

  乳化液的类型(O/W,W/O),不稳定,为使乳化液稳定,必须有另外 一种物质的存在(乳化剂)。

  2、乳状液的破坏  加入表面活性剂  离心  加电解质  加热  吸附法破乳  高压电破乳  稀释法

  3、常用的去乳化剂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231) [CH3(CH2)10CH2(CH3)3N]Br — (2)溴代十五烷吡啶(PPB) NC15H31 Br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如亚油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石油磺酸钠等  其他破乳剂 如用溴代四烷基吡啶作去乳化剂,因其既易溶于水,又易溶于醋酸丁酯中, 既能破坏W/O型,也能破坏O/W型乳状液,比PPB破乳完全,用量为 0.03%‾0.05%。它能降低青霉素提取时随废液的损失,提高收率。

  转盘萃取塔、搅拌萃 混合澄清器 取塔、振动筛板塔 脉冲填料塔、脉冲筛 脉冲混合澄清器 板塔

  (一) 、乳化和破乳化 1、乳状液的形成和稳定条件 乳化剂多为表面活性剂。 分子结构特点:一般是由亲油基和亲水基两部分组成的,即一端为亲 水基团或极性部分,另一端为疏水性基团或非极性部分.  乳化剂使乳状液稳定与以下因素有关: (1)界面膜形成 (2)界面电荷的影响 (3)介质黏度

  ①由于盐析剂与水分子结合,降低了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易 转入有机相; ②盐析剂降低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 ③盐析剂增大萃余相比重,有助于分相

  原料液和萃取剂依次按反方向通过各级,最终萃取相从加料一端排出,并引入 溶剂回收设备中,最终萃余相从加入萃取剂的一端排出,引入溶剂回收设备中。 特点:可用较少的萃取剂获得比较高的萃取率,工业上广泛采用.

  E 萃取液中被提取的溶质 A的质量(kg) 原料液中溶质 A的质量(kg)

  根据操作方式可分为:单级萃取、多级萃取。 根据萃取特征可分为: 双水相萃取、超临界萃取、反胶束 萃取

  单级萃取最多为一次平衡,故分离程度不高,只适 用于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很大或溶质萃取率要求不 高的场合。

  原料液依次通过各级,新鲜溶剂则分别加入各级的混合槽中,萃取相 和最后一级的萃余相分别进入溶剂回收设备,回收溶剂后的萃取相称 为萃取液,回收溶剂后的萃余相称为萃余液。 特点:萃取率比较高,但萃取剂用量较大,溶剂回收处理量大,能耗 较大。 例如;乙酸乙酯萃取发酵液中的放线菌

  注意:kA 只反映 S 对 A 的溶解能力,不反映 A、B 的分离程度。

  1、化学稳定性 2、物理性质(1)溶解度(2)密度(3)界面张力(4)粘度 3、回收难易度 4、其他因素

  液-液萃取设备必须同时满足两相的充分接触(传质)和较完全的分离。 液-液两相间密度差小,界面张力不大,为了提高萃取设备的效率,通常 要补给能量,如搅拌、脉冲、振动等。

  包括液-固萃取(浸取)和液-液萃取. 萃取: 一般指用有机溶剂将物质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的过程. 反萃取: 将萃取液与反萃取剂(一般为水溶液)相接触,使某种被萃入有 机相的溶质转入水相的过程,可看作是萃取的逆过程。 溶质:混合液中被分离出的物质,以A表示; 稀释剂(原溶剂):混合液中的其余部分,以B表示; 萃取剂:萃取过程中加入的溶剂,以S表示。 萃取剂对溶质应有较大的溶解能力, 对于稀释剂则不互溶或仅部分互溶。

  kA  A组分在萃取相中的浓度 yA  A组分在萃余相中的浓度 xA

  一般 kA 不为常数,而随温度、溶质 A 的浓度变化。 A 浓度变化不大和恒温条件下,kA 可视为常数(平衡常数 m),其值由实验测得。

  优点: ①操作可连续化,速度快,生产周期短; ②对热敏物质破坏少; ③采用多级萃取时,溶质浓缩倍数大、纯化度高。  缺点: 由于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对设备和安全要求高,需要各项防火防爆等措施。

  定义:液体提取固体原料中有用成分的扩散分离操作。 浸取剂:水、甲醇、乙醇、丙酮等。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门徒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