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让“东方巨响”震惊全世界
时间:2024-02-15 20:53 点击次数:197

  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大楼三层,有两所办公室始终被保留着。一所是力学所首任所长钱学森的办公室,另一所是首任副所长郭永怀的办公室。钱学森、郭永怀,他们都属于一个被历史铭记的英雄群体——“两弹一星”先进群体。

  1955年,钱学森克服困难回到祖国,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等。“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很兴奋。”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回忆上钱学森的课。在那几期培训班的学员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为中国航天的领军人物,推动“两弹一星”和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

  钱学森数次写信给同门师弟郭永怀:“快来快来,我们拼命地欢迎你!”郭永怀归国后便投身于我国“两弹一星”的建设。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在完成第一次热核弹头试验准备工作返回北京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当人们找到郭永怀时,发现他同警卫员抱在一起,胸前保护着完好无损的装有绝密实验资料的公文包。

  像钱学森、郭永怀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他们有人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义无反顾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中;也有人隐姓埋名数十载,为攻克科研难题通宵达旦;还有人为科研奉献了生命。这些科学家们创造了瞩目的科技奇迹,让“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1964年10月16日,沙漠深处惊天动地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始终不忘初心,赤胆忠诚,求真务实,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他们的名字与功勋将被历史永远铭记。

  彭加木原名彭家睦,1925年出生在广东省番禺县。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

  “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的科学知识比较广泛,体格坚强……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1956年,怀着“为边疆‘添草加木’”的决心,他将名字改为“加木”,请求赴祖国边疆考察。

  彭加木夸自己“体格坚强”不到一年,被查出身患恶性肿瘤,病情稍有好转他就重返边疆。1964年至1979年,彭加木先后两次对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发现大量稀有资源,实现了“为祖国和人民夺回对罗布泊发言权”的愿望。1980年,他担任科考队队长,第三次来到罗布泊腹地科考。科考队采集了众多标本和化石,这是中国人自己组队首次穿越罗布泊核心地带。但彭加木独自外出找水时,不幸被沙浪淹没,永远留在了他深爱的土地上。

  如今,通向罗布泊的公路、铁路和通信线路正在建设;大型钾肥项目已竣工投产……彭加木的梦想变成现实。文/人民日报

  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1925年生于广东海丰,父亲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我属牛,永远是一头核动力领域的拓荒牛。”彭士禄用毕生心血诠释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被追授为“时代楷模”。

  他敢为人先,是真正的“拓荒牛”。从担任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到指挥大亚湾核电站筹建,再到自行设计、建造我国第一座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每一步都是别人未走过的。

  他和同事们白手起家,没有核潜艇资料,就参考国外核电站搞理论研究、方案设计;缺乏人才,就边研究边打造队伍;为了验证一个参数,他们夜以继日地连算好几天。

  他更是身先士卒,为事业付出了一切。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提升功率试验期间,他把被子搬进厂房,24小时连轴转;他曾在工作中突发急性胃穿孔,胃部切除了四分之三,出院后又开始超负荷工作。

  2017年,他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后,将奖金捐出作为人才奖励基金。

  2015年,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此外,屠呦呦还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60多年来,她从未停止中医药研究实践。她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当时的科研设备比较陈旧,科研水平无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但屠呦呦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屠呦呦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出自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给了屠呦呦新灵感,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屠呦呦团队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据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世界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门徒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