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绿水生金!
时间:2024-01-15 16:09 点击次数:189

  今天,《三峡日报》头版刊发《绿水生金——宜都鲟鱼上岸启示录》,报道宜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清理网箱养殖,还大自然一江清水,将鲟鱼养殖上岸。

  一条鲟鱼,从碧绿的清江“游”到岸上,经历了怎样的“涅槃”?一个产业,从最初的“尝试”到规模发展、再到成功转型,宜都鲟鱼产业实现了怎样的“裂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破解清江网箱养殖鲟鱼带来的水质污染,宜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清理网箱养殖,还大自然一江清水。2016年,宜都最后的555个养殖户清网上岸,清江网箱养殖成为历史。

  4年时间过去,宜都鲟鱼产业发展得怎样?近日,记者走进宜都,探寻鲟鱼上岸后的状况。

  在美丽的宜都大溪,由宜都天江渔业投资兴建的鲟鱼生态养殖基地依山傍水,56个椭圆形鱼池次第分布,池内水花飞溅,池外蕉树婀娜,整个基地犹如一个花园。

  记者看到,清澈的鱼池内,山泉水通过地下引水管道汩汩而出,一条条鲟鱼顺着水池欢快地游动。“这种鲟鱼叫达氏鳇,距今已有上亿年历史,需养殖12年以上才能产鱼子酱,最大可长到上千斤。”古平光说,一尾成年达氏鳇售价可达10万元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水中宝贝”。

  说干就干!通过红花套镇政府牵线搭桥,他在大溪水库附近流转土地103亩,高标准建设鲟鱼养殖基地,通过几年努力,溪水养殖鲟鱼驶上“快车道”。

  “如此大规模的养殖,是否会对大溪水源产生污染?”见记者一脸疑惑,古平光带记者来到养殖场下游的污水处理场,只见一个巨大的水流平台上,从养鱼池排出来的水在这里缓缓流动,水面不时有气泡冒出。

  如今,古平光的鲟鱼基地越做越大,喝山泉水长大的鲟鱼品质高,鱼子酱产品畅销国际国内市场。他还将鲟鱼产业延伸到湖南、甘肃、四川、重庆等地,并高薪聘请吴文全、熊久亮等一批原来的养殖户为技术人员,到外省基地指导鲟鱼养殖。“他们懂技术,不需要重新培训,也给他们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在高坝洲镇天平山村,一座现代化的“工厂”引人注目,白色的厂房、蓝色的屋顶、巨大的鲟鱼标识,显示着这座“工厂”的与众不同。这是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投资10多亿元打造的清江鲟鱼谷项目,一个将鲟鱼养殖工厂化的项目。

  “车间养殖占地少,节约水资源,鲟鱼产量高,养殖周期短。相比传统露天式鱼池,同样的规模,节地99%、节水95%。”季坚义说,过去,整个清江库区5000多户养殖鲟鱼约1万吨,如今一个车间可以全部“承包”。

  渔光互补,是清江鲟鱼谷的一个创举。作为全省首个鲟鱼养殖渔光互补项目,约16万块光伏面板架设在养殖车间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为4兆瓦,隔热保温,为温性鱼种鲟鱼提供良好环境,年发电量预计464万千瓦时。

  记者了解到,这套养殖系统既能为鱼池不断地补充氧气,又能高效地集结分散在池水中的鱼生活代谢物(粪便)并及时地分离出系统。鱼粪通过重新配比,又可为鲟鱼提供高级营养源。

  8月9日,清江鲟鱼谷所在的天平山村迎来了一批武汉游客,在参观完鲟鱼基地后,对这种养殖模式感到新奇。

  “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见这么多‘大鱼’。”游客刘海洋感到震撼。与他同样兴奋的,还有他的两个孩子,他们围着工作人员问这问那。“让孩子近距离参观鲟鱼,也是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物课。”

  鲟鱼产业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近几年,村里围绕鲟鱼做文章,修建了鲟鱼观光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鲟鱼,品鲟鱼宴,打造独具特色的鲟鱼小镇,让村民都能沾上鲟鱼的光。”天平山村党总支书记许长平告诉记者,一到周末,自驾来天平山的游客络绎不绝,参观鲟鱼是最受欢迎的项目,村里的农家乐、民宿生意也日渐火爆。

  鲟鱼全身都是宝。在清江鲟鱼谷,基地除了进行传统的鲜鱼和鱼子酱销售,还尝试从鲟鱼肝萃取金属硫蛋白,从鲟鱼子萃取细分子水,从鱼软骨萃取软骨素和鲟鱼卵巢油等,将取完卵的鱼肉加工成烤鱼片、炒鱼松、酱鱼肝等食品,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实现将鲟鱼“榨干取尽”。

  天江渔业也尝试走养旅结合之路。“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基地发展餐饮、民宿。”古平光计划,在发展壮大鲟鱼养殖的同时,将基地重新“包装”,发展集养殖、观光、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产业链,并开发鱼皮包、鱼肉罐头等产品,同时为周边农户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青山不老,绿水富民。目前,宜都鲟鱼养殖总面积已达300亩,年产值近5000万元,解决就业千余人。宜都市委相关负责人称,将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指引下壮大鲟鱼产业经济,实现鲟鱼产业可持续发展,让宜都“鲟鱼之都”这张名片更加亮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两山”理念,要多下“绣花”真功夫。这是宜都推进鲟鱼上岸,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曾经,长江重要支流清江高坝洲江面上,网箱密布,甚至达到过江不用乘船的地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网箱养殖的无序发展,让美丽清江越来越不堪重负。落实新发展理念,拆除网箱,渔民上岸,势在必行。

  如何拆?拆网箱不能拆产业。宜都摒弃一“拆”了之传统做法,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在政府的引导扶持下,斥巨资建成清江鲟鱼谷,实现鲟鱼养殖“工厂化”,天江渔业让鲟鱼“游”进美丽的大溪,喝上山泉水,用上光伏电,实现水循环……“绣花”真功夫,让鲟鱼上岸阵痛成为产业涅槃机遇,成为绿水生金的生动实践。

  发展没有止境。践行“两山”理念,下足“绣花”真功夫,只有进行时,永远在路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8 门徒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